概述如何实现一个简单的浏览器端js模块加载器
在es6之前,js不像其他语言自带成熟的模块化功能,页面只能靠插入一个个script标签来引入自己的或第三方的脚本,并且容易带来命名冲突的问题。js社区做了很多努力,在当时的运行环境中,实现"模块"的效果。
通用的js模块化标准有CommonJS与AMD,前者运用于node环境,后者在浏览器环境中由Require.js等实现。此外还有国内的开源项目Sea.js,遵循CMD规范。(目前随着es6的普及已经停止维护,不论是AMD还是CMD,都将是一段历史了)
浏览器端js加载器
实现一个简单的js加载器并不复杂,主要可以分为解析路径、下载模块、解析模块依赖、解析模块四个步骤。
首先定义一下模块。在各种规范中,通常一个js文件即表示一个模块。那么,我们可以在模块文件中,构造一个闭包,并传出一个对象,作为模块的导出:
define(factory() { var x = { a: 1 }; return x; });
define函数接收一个工厂函数参数,浏览器执行该脚本时,define函数执行factory,并把它的return值存储在加载器的模块对象modules里。
如何标识一个模块呢?可以用文件的uri,它是唯一标识,是天然的id。
文件路径path有几种形式:
- 绝对路径:http://xxx, file://xxx
- 相对路径:./xxx , ../xxx , xxx(相对当前页面的文件路径)
- 虚拟绝对路径:/xxx /表示网站根目录
因此,需要一个resolvePath函数来将不同形式的path解析成uri,参照当前页面的文件路径来解析。
接着,假设我们需要引用a.js与b.js两个模块,并设置了需要a与b才能执行的回调函数f。我们希望加载器去拉取a与b,当a与b都加载完成后,从modules里取出a与b作为参数传给f,执行下一步操作。这里可以用观察者模式(即订阅/发布模式)实现,创建一个eventProxy,订阅加载a与加载b事件;define函数执行到最后,已经把导出挂载modules里之后,emit一个本模块加载完成的事件,eventProxy收到后检查a与b是否都加载完成,如果完成,就传参给f执行回调。
同理,eventProxy也可以实现模块依赖加载
// a.js define([ 'c.js', 'd.js' ], factory (c, d) { var x = c + d; return x; });
define函数的第一个参数可以传入一个依赖数组,表示a模块依赖c与d。define执行时,告诉eventProxy订阅c与d加载事件,加载好了就执行回调函数f存储a的导出,并emit事件a已加载。
浏览器端加载脚本的原始方法是插入一个script标签,指定src之后,浏览器开始下载该脚本。
那么加载器中的模块加载可以用dom操作实现,插入一个script标签并指定src,此时该模块为下载中状态。
PS:浏览器中,动态插入script标签与初次加载页面dom时的script加载方式不同:
初次加载页面,浏览器会从上到下顺序解析dom,碰到script标签时,下载脚本并阻塞dom解析,等到该脚本下载、执行完毕后再继续解析之后的dom(现代浏览器做了preload优化,会预先下载好多个脚本,但执行顺序与它们在dom中顺序一致,执行时阻塞其他dom解析)
动态插入script,
var a = document.createElement('script'); a.src='xxx'; document.body.appendChild(a);
浏览器会在该脚本下载完成后执行,过程是异步的。
下载完成后执行上述的操作,解析依赖->加载依赖->解析本模块->加载完成->执行回调。
模块下载完成后,如何在解析它时知道它的uri呢?有两种发发,一种是用srcipt.onload获取this对象的src属性;一种是在define函数中采用document.currentScript.src。
实现基本的功能比较简单,代码不到200行:
var zmm = { _modules: {}, _configs: { // 用于拼接相对路径 basePath: (function (path) { if (path.charAt(path.length - 1) === '/') { path = path.substr(0, path.length - 1); } return path.substr(path.indexOf(location.host) + location.host.length + 1); })(location.href), // 用于拼接相对根路径 host: location.protocol + '//' + location.host + '/' } }; zmm.hasModule = function (_uri) { // 判断是否已有该模块,不论加载中或已加载好 return this._modules.hasOwnProperty(_uri); }; zmm.isModuleLoaded = function (_uri) { // 判断该模块是否已加载好 return !!this._modules[_uri]; }; zmm.pushModule = function (_uri) { // 新模块占坑,但此时还未加载完成,表示加载中;防止重复加载 if (!this._modules.hasOwnProperty(_uri)) { this._modules[_uri] = null; } }; zmm.installModule = function (_uri, mod) { this._modules[_uri] = mod; }; zmm.load = function (uris) { var i, nsc; for (i = 0; i < uris.length; i++) { if (!this.hasModule(uris[i])) { this.pushModule(uris[i]); // 开始加载 var nsc = document.createElement('script'); nsc.src = uri; document.body.appendChild(nsc); } } }; zmm.resolvePath = function (path) { // 返回绝对路径 var res = '', paths = [], resPaths; if (path.match(/.*:\/\/.*/)) { // 绝对路径 res = path.match(/.*:\/\/.*"循环加载"指的是,a脚本的执行依赖b脚本,而b脚本的执行又依赖a脚本。这是一种应该尽量避免的设计。浏览器端
用上面的zmm工具加载模块a:
// main.html zmm.use('/a.js', function(){...}); // a.js define('/b.js', function(b) { var a = 1; a = b + 1; return a; }); // b.js define('/a.js', function(a) { var b = a + 1; return b; });就会陷入a等待b加载完成、b等待a加载完成的死锁状态。sea.js碰到这种情况也是死锁,也许是默认这种行为不应该出现。
seajs里可以通过require.async来缓解循环依赖的问题,但必须改写a.js:
// a.js define('./js/a', function (require, exports, module) { var a = 1; require.async('./b', function (b) { a = b + 1; module.exports = a; //a= 3 }); module.exports = a; // a= 1 }); // b.js define('./js/b', function (require, exports, module) { var a = require('./a'); var b = a + 1; module.exports = b; }); // main.html seajs.use('./js/a', function (a) { console.log(a); // 1 });但这么做a就必须先知道b会依赖自己,且use中输出的是b还没加载时a的值,use并不知道a的值之后还会改变。
在浏览器端,似乎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。node模块加载碰到的循环依赖问题则小得多。
node/CommonJS
CommonJS模块的重要特性是加载时执行,即脚本代码在require的时候,就会全部执行。CommonJS的做法是,一旦出现某个模块被"循环加载",就只输出已经执行的部分,还未执行的部分不会输出。
// a.js var a = 1; module.exports = a; var b = require('./b'); a = b + 1; module.exports = a; // b.js var a = require('./a'); var b = a + 1; module.exports = b; // main.js var a = require('./a'); console.log(a); //3上面main.js的代码中,先加载模块a,执行require函数,此时内存中已经挂了一个模块a,它的exports为一个空对象a.exports={};接着执行a.js中的代码;执行var b = require('./b');之前,a.exports=1,接着执行require(b);b.js被执行时,拿到的是a.exports=1,b加载完成后,执行权回到a.js;最后a模块的输出为3。
CommonJS与浏览器端的加载器有着实现上的差异。node加载的模块都是在本地,执行的是同步的加载过程,即按依赖关系依次加载,执行到加载语句就去加载另一个模块,加载完了再回到函数调用点继续执行;浏览器端加载scripts由于天生限制,只能采取异步加载,执行回调来实现。
ES6
ES6模块的运行机制与CommonJS不一样,它遇到模块加载命令import时,不会去执行模块,而是只生成一个引用。等到真的需要用到时,再到模块里面去取值。因此,ES6模块是动态引用,不存在缓存值的问题,而且模块里面的变量,绑定其所在的模块。
这导致ES6处理"循环加载"与CommonJS有本质的不同。ES6根本不会关心是否发生了"循环加载",只是生成一个指向被加载模块的引用,需要开发者自己保证,真正取值的时候能够取到值。
来看一个例子:
// even.js import { odd } from './odd'; export var counter = 0; export function even(n) { counter++; return n == 0 || odd(n - 1);} // odd.js import { even } from './even'; export function odd(n) { return n != 0 && even(n - 1);} // main.js import * as m from './even.js'; m.even(10); // true; m.counter = 6上面代码中,even.js里面的函数even有一个参数n,只要不等于0,就会减去1,传入加载的odd()。odd.js也会做类似作。
上面代码中,参数n从10变为0的过程中,foo()一共会执行6次,所以变量counter等于6。第二次调用even()时,参数n从20变为0,foo()一共会执行11次,加上前面的6次,所以变量counter等于17。
而这个例子要是改写成CommonJS,就根本无法执行,会报错。
// even.js var odd = require('./odd'); var counter = 0; exports.counter = counter; exports.even = function(n) { counter++; return n == 0 || odd(n - 1); } // odd.js var even = require('./even').even; module.exports = function(n) { return n != 0 && even(n - 1); } // main.js var m = require('./even'); m.even(10); // TypeError: even is not a function上面代码中,even.js加载odd.js,而odd.js又去加载even.js,形成"循环加载"。这时,执行引擎就会输出even.js已经执行的部分(不存在任何结果),所以在odd.js之中,变量even等于null,等到后面调用even(n-1)就会报错。
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,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,如果有疑问大家可以留言交流,同时也希望多多支持!
下一篇:jquery <li>标签 隔若干行加空白或者加虚线的方法